艺术顾问

余本

余本(1905-1995)广东台山人,原名余建本,油画家。13岁赴加拿大勤工俭学,1931年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艺术学院,毕业创作《奏出人间的辛酸》在加拿大渥汰华、多伦多国立美术馆展出,1934年回香港从事创作及授徒,是香港西画艺术发展的先驱,1956年9月响应周总理关于国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,从香港举家回国定居。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、广东画院副院长、第四届全国文联委员、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、第三届中国美协理事、广东省第四届人大代表、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、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。代表作有《奏出人间的辛酸》《妻子》《黄河渡口》。

王肇民

王肇民(1908—2003)安徽萧县人,水彩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。1929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,1932年转学国立北平艺专,1933年毕业。建国后,历任中南文艺学院教员、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讲师、广州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国美协会员、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、广东省美协顾问、广东省水彩画会顾问。他是水彩画领域的一面大旗,作品用色浑厚,充满张力,从内容到形式极具深度和高度。1992年获第四届“广东省鲁迅文艺奖”。出版有《画语拾零》《水彩画选集》,诗词选《红叶》《“百年一峰”王肇民水彩画集》。

黎雄才

黎雄才(1910—2001)广东高要人,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美术教育家。17岁入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画,1931年肄业于广州烈风美术学校,1932年赴日本,在东京的日本美术学校攻读日本画科,1935年毕业回国。曾任教于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、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、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、中南美术专科学校,1959年参与筹建广州国画院(1962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。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、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。早期作品《潇湘夜雨图》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奖。是岭南画派第二代代表人物,有“黎家山水”之称。与赵少昂、关山月、杨善深合作画展获“广东省鲁迅文艺特别奖”。

伍启中

伍启中 1944年生于广州,广东新会人,国画家。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,任《广东画报》美术编辑。1982年调入广东画院,历任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、副院长、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、广东省政协第六、七、八届委员。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一级美术师,中国美协会员。代表作有油画《东方欲晓》,国画《心潮逐浪高》《朱德在兰圃》《浩气长存——孙中山》《风雨青纱帐》《康有为》《双清楼主——何香凝》。作品被选送加拿大、日本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泰国、新加坡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。多件作品被国家、海外收藏机构收藏。

胡一川

胡一川(1910—2000)福建永定人,版画家、油画家、书法家、美术教育家。192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,在上海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,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最早成员,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7年赴延安,任鲁艺美术系教员和鲁艺木刻工作团团长,1942年参加“延安文艺座谈会”,1949年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,1953年任中南美专校长。历任中国文联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、广东省人大常委、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、广东省文联常委,广州美术学院院长、党委书记、终身教授,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。1991年获中国美协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“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”。

关山月

关山月(1912—2000)原名关泽霈,广东阳江人,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美术教育家。1935年在广州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中国画,1939至1940年先后在澳门、桂林、贵阳、成都、重庆举办“抗战画展”,1959年与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合作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参与筹建广州国画院(1962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。

林永康

1959年生,广东佛山人,油画家。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历任佛山画院院长、佛山市文联常务副主席、广州画院副院长、广东画院副院长、第十届广东省政协委员。现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、一级美术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,中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,中国油画学会理事,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,全国美展评委,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油画艺委会名誉主任,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“跨世纪第一层次优秀人才”。作品连续入选第八届、第九届、第十届、第十一届、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,分别获优秀作品奖(最高奖)、银奖、铜奖等;并入选“中华意蕴一一中国油画国际巡展”(法国、意大利)和“中华史诗一一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”等重要展览。

崔德祺

崔德祺(1912-2007)生于澳门,原籍广东新会,国画家。曾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、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、澳门基本法协进会会长、澳门立法会副主席、澳门市政委员会副主席、澳门东亚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、世界美术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、澳门颐园书画会始创人兼会长、澳门又和建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、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、澳门同善堂值理会主席、政协广东省第六、七届委员、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、上海国画院院士。曾获澳门特别行政区颁授“金莲花勋章”及“大莲花勋章”。

赖少其

赖少其(1915—2000)生于广东普宁。1936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,1938年任“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”理事,从事新兴版画运动,194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文代会,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,1949年后曾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南京市文联主席、华东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、上海文联主席和上海美协副主席及党委书记、兼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,1959年后历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、党组书记,兼任省美协、书协主席、政协副主席。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、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。1991年获中国美协和中国版协颁发的“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”。

饶宗颐

饶宗颐(1917—2018)生于广东潮州,字固庵,号选堂,国学大师、教育家、书法家、国画家。18岁续成其父所著《潮州艺文志》。历任无锡国专,广东文理学院、华南大学教授。1949年移居香港,曾在香港大学、新加坡大学、美国耶鲁大学,法国高等研究院、香港中文大学任职,在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。1997年香港艺术发展局授予第一届“终身艺术成就奖”,200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 “大紫荆勋章”, 2009年8月被聘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。学术研究涉及甲骨文、敦煌学,古文字、上古史、近东古史、艺术史、音乐、词学等,艺术精书法、山水、人物。

蔡迪支

蔡迪支(1918-2008)广东顺德人,版画家、国画家。抗战期间在粤、湘、桂等地参加抗战文艺工作,是“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”会员。1947年加入香港人间画会,1950年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授,1956年任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、《广东画报》主编,1959年参与筹建广州国画院(1962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,曾任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、党组书记,广东画院副院长、艺术顾问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一级美术师。1991年获中国美协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“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”。

黄笃维

黄笃维(1918—2004)广东开平人,国画家、书法家、水彩画家。1935年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,1940年毕业于上海美专。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,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组长,广东画院副院长,政协广东省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届委员,美协广东分会秘书长、副主席,中国美协会员,广东省文化艺术界咨询委员,广东省美协、广东画院、广东水彩画研究会顾问等职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代表作有《节日的广场》《收获》《山群》《一声雁鸣破江雾》《广东街道》、《漓江》等。
< 12 >

广东画院地址:广州白云区白云新城画院路一号   广东画院美术馆开放时间:上午9:00-下午5:00   联系电话:020-81361621

CopyRight 2022 广东画院  All Right Reserved  粤ICP备11047405号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广州​  SEO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