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丨丹青妙笔展时代风华,精品力作铸就艺术高峰

2022-02-11


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——广东画院新址

 
薪火相传,初心不忘,展望未来,重任在肩。60多年来,岭南画坛百花争妍,铸就了一座座艺术高峰。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“四大画院”之一,广东画院不遗余力推动全省美术事业繁荣发展。秉承“学术立院、公益为先、传承传统、创新发展”的宗旨,画院全体艺术家扎根人民、深入生活,关注社会、关注时代,用笔墨丹青记录着时代的沧桑巨变,描绘着一幅幅壮丽图景。
2020年,作为广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点项目,历时十余年建设的广东画院新址正式落成启用,这也标志着广东画院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。依托广东画院新址这一全国瞩目的文化强省建设重大标志性建筑,以推出广东精品力作、造就岭南名家大师为目标,以重大艺术活动为抓手,“1新址+3院+3基地”的蓝图正在广东画院徐徐展开——
广东画院将着力建设广东画院艺术研究院、广东画院、广东青年画院三大平台,开展岭南老中青美术大家推培计划,将广东画院新院打造成为广东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重要基地、广东青年美术人才培养重要基地、广东基层美术人才培训重要基地。
 
《诗经》——长歌清唱
林蓝
中国画
507cm×390.3cm
2016年
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永久陈列
 
谋发展丨集体创作谱写“时代史诗”
 
丹青写春秋,百年正风华。2021年6月,“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——广东省直机关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”在广东画院新址揭开帷幕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不朽功勋。
广东画院近年集体完成的三幅力作:《南粤先声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》《南国的风——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经济特区》《百花齐放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》同时在展览现场亮相,震撼全场。
“这三幅作品题材上涵盖了人物画、山水画、花鸟画,正好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。”广东画院院长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蓝说。
 
南粤先声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广东画院集体创作
中国画
300cm×800cm
2020年
 
 
《南粤先声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》以饱含深情的笔墨,勾勒出杨匏安、彭湃、苏兆征等活跃在广东地区的23位杰出革命先辈群像。广东画院创作团队在构图方面独运匠心,画面既突出每一个人物的独立性,又传达出不同时空下革命先锋精神的交融。
 
百花齐放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广东画院集体创作
中国画
300cm×800cm
2020年
 
 
在《百花齐放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》中,画家选取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性花卉,共同拼贴组成一幅中国地图,枝繁叶茂,欣欣向荣。为呈现“强起来”的主题,今年广东画院还推出《闪亮广州》《奔向海陆丰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》等两幅作品。
近年来,“以团队方式进行大型集体创作”成为广东画院学术活动的新亮点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、改革开放40周年、建党百年等重大时间节点,围绕全国、全省的各项大型美术创作任务,广东画院陆续开展不少大型主题创作。
李劲堃等的《长江之歌》、林永康的《南方谈话》和孙洪敏等的《对外开放新格局》,入选中宣部、中国文联、财政部、文化和旅游部主办,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”。
 
长江之歌
李劲堃、林杨杰、莫菲、黄涛
中国画
300cm×800cm
2021年
 
为了完成宽8米、高3米的《长江之歌》,创作团队多次深入长江实地考察,以全景视野描绘出了长江中上游的壮阔地貌,以长江生生不息的磅礴生命力,充分体现新时代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“和谐共生、绿色发展”的生态治理理念。
 
南方谈话
林永康
油画
295cm×400cm
2020年
 
对外开放新格局
孙洪敏、江哲、王雪、黄伟超、姜浩、孙广煦、黄皓璋、贾文广
油画
300cm×740cm
2020年
 
 
广东画院还有12件作品入选中宣部、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“伟大征程时代画卷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”,7件作品入选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“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邀请展”,均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。
 
多元风格共建“广东方阵”
 
抒写“时代史诗”,需要“笔墨当随时代”的创新,也需要岭南名家精神的传承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庆祝建党百年推出的特别节目《美术经典中的党史》中,多幅广东画院经典作品的亮相,生动展现了南粤画坛“红色基因”的一脉相承。
专题片中,傅抱石和关山月的《江山如此多娇》、关山月的《绿色长城》、黎雄才的《武汉防汛图》、胡一川的《开镣》、蔡迪支和许钦松的《晓风残月》、林墉的《好得很——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,许钦松的《南粤春晓》,李劲堃的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》、以及李劲堃创作团队的《长江之歌》,广东画院集体创作的《南国的风》并举,一同名列建党百年“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”。
 
 
江山如此多娇
傅抱石、关山月
中国画
650cm×900cm
1959年
北京人民大会堂藏
 
 
绿色长城
关山月
中国画
135cm×214cm
1973年
关山月美术馆藏
 
武汉防汛图卷
黎雄才
中国画
30.4cm×2788cm
1956年
 
开镣
胡一川 
油画 
174cm×246cm 
1950年
 
晓风残月
蔡迪支、许钦松
版画
58cm×40.5cm
1981年
 
好得很——农民运动考察报告
林墉
中国画
213cm×260cm
1969年
 
南粤春晓
许钦松
中国画
250cm×500cm
2007年
北京人民大会堂藏
 
 
苍山如海·残阳如血
李劲堃
中国画
338cm×1082cm
2019年
 
 
岭南美术的厚重根基,是广东画院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。从首任院长、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主将黄新波,到第二任院长、岭南画派名家关山月,再到广东画坛“四大金刚”和美术创作的“广东方阵”,每一代画人都为广东画院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。
回望这60余年的历程,诞生的欢欣、起步的艰辛、激情的创作、风雨的考验,广东画院都用笔墨丹青留下了印记。“一直以来,画院的老中青三代美术家始终能共同参与、努力创作,发挥各自所长。”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说。
 
中国共产党党员·钟南山
冯少协
油画
180cm×230cm
2020年
中国美术馆收藏
 
 
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广东画院的艺术家勇于开拓,不断探索,在各自的领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创作出一批批具有时代色彩、思想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。
“以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背景为依托的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,始终是广东画院学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和动力。”广东画院副院长郑阿湃认为,广东画院建构一种与时代新精神相适应的艺术语言,也使美术创作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。
接下来,广东画院将着手开展岭南老中青美术“大家”推培计划,建立“广东画院艺术研究院”项目,专聘10—20位60岁以上的代表时代、代表广东的艺术大家,以大力度、深研究、广传扬,锻铸广东美术高峰。
“我们将进一步体现画院的引领作用,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、文化强国,推动新时代文艺创作从‘高原’向‘高峰’的迈进,进一步凸显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。”广东画院副院长张达聪说。
 
体制创新培养艺术优才
 
广东美术素有前辈艺术家“传帮带”提携后辈,甘作人梯、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。许钦松、李劲堃、林蓝等不少广东画院艺术家,都在高校传道授业,组织创作研究课题,为中青年学子进入专业领域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。
多出精品佳作,多出优秀人才,也是广东画院一直以来工作重点。早在2005年,广东画院首开先河,先后成立广东青年画院及开展签约画家聘任工作。当年,广东画院的体制改革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。广东画院也迅速聚集一批青年人才。
广东画院打造了“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”“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”“广东画院作品巡回展”“广东画院签约画家汇报展”和“广东青年画院画家汇报展”等学术品牌展览,为艺术家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,促进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。
林蓝表示,广东画院新址落成以后,“广东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重要基地、广东青年美术人才培养重要基地、广东基层美术人才培训重要基地”成为画院的新定位。
针对广东画院在职艺术家,广东画院分期分批以公自费结合的方式,派出海内(国画)海外(油画)游学研修、创作研究,以研究性、探索性成果结题展览出版,力推一批德艺双馨的广东艺术中坚精英,从“高原”向“高峰”迈进。
针对广东优秀青年艺术家,广东画院以国际国内重要展览比赛、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项目为目标,以广东美术馆等省内学术机构收藏为培养资源,以集中创作、展览、出版、收藏等为推培方式,培养一批创新力强的广东优秀青年艺术后备人才。
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为广东画院带来新机遇。林蓝期待,通过湾区重大艺术创作合作与艺术交流活动,广东画院将聘任粤港澳重点艺术优才,建立“粤港澳美术走廊”,培养更多具备“折衷中西、融汇古今”的国际化视野人才。
 
新实践丨新山水长卷“吹来”南国的风
 
去年9月25日,“大美‘双区’——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”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。40年砥砺奋进,40年沧桑巨变,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建设硕果,都在画家笔下一一向世人呈现。
 
南国的风——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经济特区
广东画院集体创作
中国画
300cm×1600cm
2020年
 
长16米、高3米的国画巨制《南国的风——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经济特区》格外引人注目:港珠澳大桥宛若游龙,划过碧蓝色的海面,勾连起4个经济特区的数十座地标建筑。40年特区建设的辉煌印记星罗棋布,熠熠生辉。
在林蓝看来,《南国的风》堪称一幅“新山水长卷”,这也给艺术家们出了不少难题:传统山水讲究“可行、可望、可游、可居”,但《南国的风》画面里几乎看不见“一山一水”,有的只是现代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房子。林蓝说,创作从启动到布展前后合计用时118天,而前期文本搜集、图片汇总、拟初稿就用了76天。
岭南画派强调“笔墨当随时代”,这也要求当代岭南画人以全新眼光看待主题创作。为了展现经济特区的现代感,除题跋与署名外,作品里所有的书法都采用打印的方法完成,印章则采用3D打印的方式制作而成,更能体现现代建筑的工业感。
“这次创作也是我们对传统国画笔墨语言的一次再发现。”广东画院创作室原主任、一级美术师李东伟表示,团队也从传统技法中寻找灵感,画面上表现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感直线,就是从传统界画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成果。
从策划到绘制,《南国的风》得到了广东画院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理论家的鼎力支持,专业横跨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。来自粤港澳大湾区、深汕珠厦经济特区的多位老中青国画名家,也都应邀参与到创作之中。
疫情期间的防控要求也为团队提出新的挑战。广东画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先把年轻人集结起来组成创作“尖刀班”,集中完成画面核心框架部分,其他画家再开展各自的笔墨创作,外地专家则通过线上方式进行阶段性点评。
“只有大家都将‘小我’放下,‘大我’才能出来。”创作过程最让林蓝感动的是,全体画家都以“最质朴、最真挚、最敬畏”的态度,去面对艺术、面对生活。也正是这样的精神,驱使广东画院不断发现和超越自我,投入到更广阔的创作实践中。
 
成绩单
1.广东画院新址位于广州白云新城文化中心区,是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,先后被列入广东省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,项目占地19619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为44693平方米。
2.10件作品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集特别节目《美术经典中的党史》,3件作品入选中宣部、中国文联、财政部、文化和旅游部主办,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”,12件作品入选中宣部、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“伟大征程时代画卷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”,7件作品入选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“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邀请展”,32件作品入选“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”,28件作品入选“时代画卷——广州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展”。
3.广东画院倾力打造17届“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”、6届“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”、4届“广东画院签约画家汇报展”和“广东青年画院画家汇报展”、12届“广东画院作品巡回展”、2届“一荐一——广东美术名家荐才行动”等学术品牌展览。
 

相关附件


广东画院地址:广州白云区白云新城画院路一号   广东画院美术馆开放时间:上午9:00-下午5:00   联系电话:020-81361621

CopyRight 2022 广东画院 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广州​  SEO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