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任专职画家

徐东白

(1900—1989)广东东莞人,少年时代在乡间私塾读书,师从陈丘山先生学习水彩画。1921 年加入赤社,任水彩画导师,并跟随冯钢百先生研习素描、油画。1938 年任香港知用中学、知行中学图画教师。1946 年任中山县中山纪念中学教师。 1947 年先后在澳门、香港两地举办展览。1948 年在香港设美术工作室从事油画创作并收授学生。1956 年参加香港文艺界回国观光团,同年回国定居。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。代表作有《榕阴》《香港风景》《珠江晚眺》《孙中山故居》《骆驼山》《春雨》等。《蟹爪菊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。

方人定

(1901年-1975年)广东中山人,国画家、理论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早年毕业于广州法政学校、广东法官学校高等研究部,1923年从高剑父学画,1928年和1929年作品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获金奖,1929年赴日本留学,1935年毕业回国,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、南中美术专科学校教授。1941年在香港组织“再造社”,1949年后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授、广州国画座谈会负责人,1959年参与筹建广州国画院,1962年任广东画院副院长,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之一、岭南画派第二代代表人物。代表作有《琵琶行》组画、《闲日》《踏雪》《四牛图》《旱年不旱》等。

余本

余本(1905-1995)广东台山人,原名余建本,油画家。13岁赴加拿大勤工俭学,1931年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艺术学院,毕业创作《奏出人间的辛酸》在加拿大渥汰华、多伦多国立美术馆展出,1934年回香港从事创作及授徒,是香港西画艺术发展的先驱,1956年9月响应周总理关于国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,从香港举家回国定居。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、广东画院副院长、第四届全国文联委员、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、第三届中国美协理事、广东省第四届人大代表、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、广东画院艺术顾问。代表作有《奏出人间的辛酸》《妻子》《黄河渡口》。

赵崇正

(1910—1968)字乃寅,满族,广东南海人,国画家。早年于烈风美术学校修习西画,后入春睡画院师从高剑父学画。曾任岭南大学附中等多所学校美术教师。日本侵华期间,在香港和澳门参加春睡画院同仁主办的“春睡画院十人展”、“东江兵灾赈济义展”、“再造社第一次画展”等美术活动。 1946 年被聘为南中美术专科学校校务主任兼国画科导师。自 1952 年起,先后担任南方通俗出版社美术编辑,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、广州国画院(1962 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研究员。1962 年调往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。代表作有《森林的早晨》《茂名石油城》《广州观音桥》。

关山月

关山月(1912—2000)原名关泽霈,广东阳江人。1935年在广州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中国画,1939至1940年先后在澳门、桂林、贵阳、成都、重庆举办“抗战画展”,1959年与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合作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参与筹建广州国画院(1962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。历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、广东画院院长、广东省美协主席、广东省文联副主席、中国美协副主席、广东画院名誉院长、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等。他是岭南画派第二代代表人物。代表作有《江山如此多娇》《俏不争春》《绿色长城》《碧浪涌南天》《黄河颂》《鼎湖山组画》。 

李云

(1913—1982)别名雯殊,广东遂溪人,国画家。1937 年毕业于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,1948 年与李研山等人联合举办“元社画展”。1956 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,195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,1959 年调入广州国画院(1962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从事筹建工作及中国画创作。生前为中国人民民主同盟盟员。代表作有《飞瀑》《雨后阳朔》《移山填海》《黄山石门水电站》《瓜棚十里庆丰收》《北江风景》《早发沧溟》等。

刘仑

刘 仑(1913—2013)广东惠州人,版画家、国画家。早年毕业于广州市立 艺术专科学校,曾赴日本深造。1934 年参加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。1935 年参加“一二九”运动及“广州现代版 画会”。1936 年参加“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”。1936 年 至 1949 年任“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”常务理事、监事, 主编《抗战木刻》。1942 年至 1949 年任中山大学美术讲 师、副教授。1951 年入伍。1976 年转业回广东,先后任 省文艺创作室创作员、广东画院专业画家、广东省文联委 员、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、广州画院院长、广州市美术家 协会主席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一级美术师。代表作有《红 军过栈道》(木刻)、《红军过草地》(油画)、《奴隶 翻身图》( 中国画 )、《早发沧溟》( 中国画 )、《红军渡急流》( 中 国画 )。1984 年中国画作品《红军渡急流》获第六届全国 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;《红军过栈道》获广东省美术家协 会五十年 50 经典作品奖。作品被中国美术馆、毛主席纪念 堂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上海鲁迅博物馆、广东美 术馆、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机构收藏。1999 年惠州市政府设 “刘仑美术馆”。出版有《刘仑木刻集》《朝鲜战地素描集》 《刘仑作品选集》《刘仑国画近作选》等九种。

黄新波

  黄新波 (1916-1980)广东台山人。1933年赴上海,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,同时在鲁迅先生的直接指导下开始木刻创作,参与发起上海木刻作者协会,1938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9年至1945年在桂林、昆明从事抗日救亡活动,为“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”主持人之一,1945年到香港,担任《华商报》记者,筹建“人间画会”和“人间书屋”,1959年参与广州国画院(1962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筹建工作。历任中国美协副主席、美协广东分会主席兼党组书记、广东画院院长。代表作有《他并没有死去》《卖血后》《年轻人》《怒向刀丛觅小诗》《春华长艳》《创世纪》。

蔡迪支

蔡迪支(1918-2008)广东顺德人,版画家、国画家。抗战期间在粤、湘、桂等地参加抗战文艺工作,是“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”会员。1947年加入香港人间画会,1950年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授,1956年任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、《广东画报》主编,1959年参与筹建广州国画院(1962年更名为广东画院),曾任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、党组书记,广东画院副院长、艺术顾问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一级美术师。1991年获中国美协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“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”。

黄笃维

黄笃维(1918—2004)广东开平人,国画家、书法家、水彩画家。1935年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,1940年毕业于上海美专。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,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组长,广东画院副院长,政协广东省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届委员,美协广东分会秘书长、副主席,中国美协会员,广东省文化艺术界咨询委员,广东省美协、广东画院、广东水彩画研究会顾问等职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代表作有《节日的广场》《收获》《山群》《一声雁鸣破江雾》《广东街道》、《漓江》等。

温悲鸥

温悲鸥 (1920—2007)生于印度尼西亚,广东梅县人,油画家。原印度尼西 亚华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。1966 年回国,被分配到潼湖华 侨农场工作。1973 年调入广东画院。1999 年受聘为广东 画院海外特聘画家。近年多次到印尼参加画展。代表作有《月 是故乡明》《强渡大渡河勇士》《秋林》。《月是故乡明》 为印尼苏加诺总统选购,今藏于该国总统府。

李国华

李国华 (1923—2014)生于广州,广东南海人,国画家。1936 年就读于广 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,受教于黎雄才、叶永青、 苏卧农、黄少强等岭南诸家,同时在李凤公主办的丽泽国 画院学习传统技法。曾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师,中国美术家 协会会员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、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 理事,1982 年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、二级美术师,黎雄才 艺术研究会顾问。代表作有《新港晨曦》、《梅关》、《秦 时明月汉时关》、《山区秋晓》、《可可》。1955 年中国 画作品《新港晨曦》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(不评奖)。作 品被沈阳故宫博物馆、天津美术馆、广州美术馆等机构收藏。 出版有《李国华画选》《广东画院画家作品系列·李国华》 《广东画院画家新作系列·李国华》《李国华水墨册》 《李国华山水画精品选》。

广东画院地址:广州白云区白云新城画院路一号   广东画院美术馆开放时间:上午9:00-下午5:00   联系电话:020-81361621

CopyRight 2022 广东画院 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广州​  SEO标签